《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6、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7、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真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像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的9级大地震,日本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出来了,他们知道在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会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的减弱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那几次地震呢!我们国就没有检测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的学本领,长大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了地震,在初步震动的时候,我们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下跑去。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2、大班健康地震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3、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4、大班安全教育活动发生了地震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3、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4、提问
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二、 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三、 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 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 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 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 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反思:
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5、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地震了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
2、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挂图,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1、教师:地震是分等级的,当大地震时地面、房屋明显的摇晃,不要多久就会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就会感觉有一点点的震感,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真是可怕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像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的9级大地震,日本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出来了,他们知道在几月几日在什么地方会发生地震,所以他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的减弱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我们中国的那几次地震呢!我们国就没有检测出来!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没有日本那么发达!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的学本领,长大以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是我们幼儿园发生了地震,在初步震动的时候,我们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下跑去。
6、大班公共安全地震来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准备:
1.课件.
2.急救箱(书包)及物品图片:(手电筒、饼干、水、创可贴、钳子、手套、口罩、哨子等)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2.看图片小结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后,房屋会倒塌、大桥会断裂、山体会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课件)二、地震来了怎么办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教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如果地震突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呢?(讨论)2、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掌握正确的躲避方法。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片,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师:地震来时躲在什么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
小结:发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是最佳的躲避地点。哪些地方能形成生命三角呢?我请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找找。(教师拿一块地垫斜着靠上去边检查边小结:衣柜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沙发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XXX小朋友虽然找到了生命三角,但还是被倒下的天花板砸到了头,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家里,我们要找哪些安全的地方躲避?
师:躲在坚固的家具(桌子、床、沙发)的旁边,这些地方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都是躲避地震的好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待地震暂时停止后要及时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跑的时候要用身边的物品或手保护好头。(课件)3)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教室里,我们应躲在哪些地方?
师: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就地避险,可以躲在桌子、讲台、钢琴的旁边,或者躲在卫生间。什么时候往外跑?跑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地震暂时停下来后要跟着老师有序的向空旷安全的地方转移,上下楼梯不推不挤,用手、枕头、安全帽等护着我们的头。
4)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户外,应就近选空旷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或就近躲在支撑物旁,应该避开危险物,高楼或悬挂物(如广告牌等)不能逗留在河边或山坡边。
5)师::地震来时为了安全逃生,我们千万不能做以下事情:a.不能惊慌,要冷静下来,想办法逃生;b.不能乘坐电梯;c.不能跳窗或躲在窗户下面;d.不能躲在水泥墙或砖墙的下面防崩塌。
6)师: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视频)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你被困在了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吹哨子、敲击)寻找食物和水、如果受伤了要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3.地震知识小判断。
师: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判断动画片里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师:1)乱跑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找个地方躲起来。2)坚固的桌子可以保护我们不被东西砸伤,大地震时我们应躲在桌子的旁边。3)大声吼叫不对,我们应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4)在户外遇到地震,不能哭,应找个空地蹲下来。5)对了,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应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6)我们应绕过碎玻璃,不然脚会被碎玻璃扎破。7)地震发生时不能乱跑,应就近避震,等强烈的地震停止后才能往外跑。8)地震时躲在课桌、讲台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9)我们应跟着老师,因为老师更熟悉学校的环境,跟着老师更安全。10)没有捂住口鼻是不对的,这样我们会吸入大量的灰尘,对身体不好。11)口渴了就要喝水,不然身体会难受的。12)不管是地震还是火灾,我们都不能乘坐电梯,万一停电了怎么办?
三、地震的预防师:地震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地震应急包,这样发生地震时,我们就可以从容的面对地震的各种紧急状况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看看我们应该把哪些东西放进地震应急包?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保暖毯披在身上可以让你保持温暖;头帽用来保护头部不被扎伤;手电筒可以照亮周围,看清楚哪里比较危险,哪里比较安全,它还可以当信号灯来用;食物被困时可以吃;水是最重要的,被困时喝水可以维持生命;戴上防尘口罩,不会吸入太多的粉尘;应急联系卡,得救以后,应急联系卡能帮助救援叔叔联系到你的爸爸妈妈;吹口哨可以节省体力,还能让救援叔叔更容易找到你哟;防滑手套可以保护你的手不受伤,还有助于攀爬脱离危险;急救包中要准备绷带、胶布、剪刀、棉签、消毒药水和创可贴。)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四、地震演习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
2)给幼儿展示已准备好的自救场景。
3)提示幼儿奔跑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4)给幼儿讲解演习的流程。
当幼儿听到五声哨响,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教师这时组织幼儿找好躲避的地方。当幼儿听到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这时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往空旷的地方转移。
(师:当你们听到五声哨响,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你们就要就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藏,可以蹲在桌子下面、趴在床底下、蹲在柜子旁边、厕所等,注意躲的时候不能惊慌,不能大叫,不能乱跑,音乐没停就不能出来。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你们就要到老师这来排队,用东西护住头准备向空旷的地方转移。)(师:孩子们,地震已经停了,请到我这来排队,现在我们要有序的向空旷安全的地方转移。行走途中要沿着墙壁弯腰护头,不能乱跑,不要掉队,不要惊慌,跟着老师往安全的地方转移。)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7、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验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3、 会正确判断日常行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实物:七巧板拼图、醋、铃铛。
2、多媒体课件
3、标记图若干张、展示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体验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戏活动“猜猜猜”,用耳、鼻、眼进行判断。
师:猜--猜--,猜一猜,我们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问你
(1)什么乐器在歌唱?唱着什么歌?(铃铛 x x xx x )
(2)什么气味飘过来?(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图形来?(汽车、金鱼、手枪)
2、教师小结:哇,原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这么大啊!
(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虫子飞进耳朵里
1、观看录像1(内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虫飞进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难受。)
问: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小虫飞进了兰兰的耳朵里,这可怎么办?(相互讨论)
2、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妈妈用手电筒照兰兰的耳朵,小虫飞出来了)
问:兰兰找到了谁呀?会发生什么事? 小虫为什么会从耳朵里飞出来?
教师小结:如果以后遇到小虫飞进耳朵里,我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不行时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二:积木塞进鼻子里。
1、 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教师: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那会怎样?鼻子塞住会有什么感觉?(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2、观看录像2(内容:吃完午饭,玲玲在区角里玩积木,不小心把积木塞进了鼻子里,气也透不过来。)
(1)分组讨论: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
(2)小组汇报,取出积木的方法。
教师用图标展示:用棉签、镊子等工具取出来;用手挖、擤鼻涕、打喷嚏取出来;请医生、老师、长辈等大人帮忙解决。
(3)集体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哪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为什么?
(4)集体模仿擤出异物的正确方法: 按住没有积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结:遇到这种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观看录像3(内容:户外活动时,东东在沙池边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睁不开了。)
2、幼儿选择处理方法
第一种:东东用手揉;第二种:请大人帮忙。
2、两队说出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伤,请大人帮忙才是最安全的。
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时不小心也会发生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办?
总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应该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试一试,不行再马上请大人帮忙解决。
(三)判断日常行为。
1、观看录像4(三段内容:对着耳朵喊、用铅笔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车里看书)
问:你发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有什么危害?
2、观看录像5(五段内容:口含筷子去盛饭、倒滑滑梯、躺着看书、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绿色植物)
问:请你用一句话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轻轻捏捏小鼻子,再来深深吸吸气,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轻轻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轻轻揉揉小耳朵,从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教学反思
《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探讨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儿不想、不能、不敢参与活动,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猜猜猜”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现,个体、小组、集体的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发幼儿学习热情,最后用我们来做“保健操”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有效探讨的引导者
“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来积极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学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探讨过程的。首先通过问题:“如果小虫飞进了你的耳朵,你会怎么办?”“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再为后面“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获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隐性的引导中,使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3、个性发展的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有的意见是正确的,有的意见存在一定危险性。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幼儿的意见,而是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倾听不同幼儿的声音,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4、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处理中,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判断、辩论,充分感受师幼关系的平等和谐,也让幼儿在帮助、教导教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幼儿探讨“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有个别幼儿说理(如:医生是有丰富经验的、是专门给病人看病的……)比教师考虑的更全面,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确实,师幼互动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中汲取经验与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8、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遇到危险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 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9、大班健康生气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看图了解小动物生气的原因,理解图意学习讲述。
2、能知道生气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缓解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
2、活动前与家长讨论消气的方法。
活动过程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的“我长大了”的三幅图。说说这三只小动物。
① 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神态,说说它们怎么了?
小动物为什么会生气?根据画面猜猜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
②你会为这些事情生气吗?
2、交流自己生气的经历。。
你有没有生气过?想一想自己曾经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不开心呢?
3、分享交流消气的方法。
①了解生气是一种自然情绪,并且懂得生气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
② 以帮助小动物为契机交流消气的方法,引导幼儿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
提问:可是这三个小动物还在生气呢,快想想办法帮它们消消气吧,谁有好办法?
③阅读《小朋友书》第16页的三幅图,相互说说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开心起来的。
① 当你生气时,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自己消消气?把你的办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4、教师小结启发。
活动反思:
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等事情闹矛盾,也因为闹矛盾让自己和同伴都很不开心,这些不良的情绪往往影响孩子间的友好交往。《生气了》这个故事,借助豆豆这一主人公故事告诉了幼儿生气这一不良的情绪会让伙伴都害怕他,不敢与他亲近。因此,我们把整节活动定位在健康领域,把活动目标设计为:⒈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描述故事主人公的生气情景,感受生气带来的不良后果。⒉了解主人公的情绪发展过程,知道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在第一环节,导入环节比较直截了当,通过孩子们自己生气的事直接引出了主人公豆豆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以及豆豆生气的原因。
第二环节,我将重点放在让孩子感受豆豆生气后,他的小玩伴小熊他们的情绪变化,让孩子体会生气会让人害怕,让伙伴不愿意亲近。
在第三环节中,通过引导幼儿观看,不生气后的豆豆的表情以及他的小玩伴的表情,让孩子体会到朋友们更喜欢不生气的你。
第四环节,我将重点放在让孩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摆脱愤怒情绪,使自己快乐起来。活动后我感觉,还可以再引导幼儿不止生气的时候,有时候太激动,太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下。
10、大班健康流鼻血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流鼻血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知道遇到事情不慌张,沉着、冷静的对待。
3.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知道应该去帮助别人。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眼睛损伤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活动准备】
1.卫生纸、毛巾
2.幼儿有过流鼻血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流过鼻血吗?小朋友为什么流鼻血?
幼儿根据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回答:不喝水、抠鼻孔、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碰到鼻子了。
教师小结:引起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夏天天气非常的热,非常干燥,这个小朋友是因为没喝上水上火了所以就会流鼻血。你平时抠鼻孔、有时和小朋友打闹不小心碰到鼻子都会发生流鼻血,还有一些身体上的疾病也会引起流鼻血。
(二)流鼻血时该怎么办呢?
1.幼儿自由讨论办法,教师听取幼儿已有的经验。
教师小结:流鼻血时不要慌张,不要哭闹,哭闹时鼻血会流的更快,应该沉着冷静找到毛巾和卫生纸去洗手间进行自救。
2.教师讲解自救方法示范: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鼻翼,身体稍微向前倾斜,防止血流到身上。接着把毛巾用凉水浸湿放在额头上,最后抬起一只胳膊。毛巾热了后继续浸湿放在额头上,等血不流了,然后用卫生纸卷好塞到鼻子里,擦干净脸。
(三)幼儿练习操作流鼻血自救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
(四)讨论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流鼻血时,你应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
1.首先告诉他不要慌张、害怕,帮助小朋友找到洗手间,给他找好毛巾和卫生纸,帮助他控制住流血。
2.也可以快速地找到老师或家长,让老师或家长来帮助小朋友进行处理。
(五)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流鼻血?
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要多喝水,防止身体缺水上火。小朋友在一起活动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引起流鼻血。如果经常的流鼻血应让大人带着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有各种疾病。
【活动延伸】
1.课下进行流鼻血自救的方法练习。
2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些有关发生意外自救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是比较感兴趣,基本的目标都能达到,活动流程比较清晰。活动设计比较符合中班幼儿年龄段,整节活动在讨论、观察、体验完成,以幼儿为主体。但是活动中侧重于让幼儿学会止鼻血的方法,在知道鼻子重要性这方面有所忽视,可以在活动中让幼儿捏一捏自己的鼻子、闻一闻的过程中知道鼻子的重要性,使幼儿知道鼻子是重要的器官之一。
11、大班健康沙粒进了眼睛怎么办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幼儿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什么状况应当怎样处理。
2.懂得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3.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眼睛损伤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1.幼儿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什么状况应当怎样处理。
2.懂得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故事引导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花猫的故事,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幼儿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什么状况应当怎样处理。
解决措施:讲小花猫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
教学设计思路 1. 讲小花猫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
2.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和鼻子,那么今天我要告诉小朋友遇到想小花猫一样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 提问:你在户外同小朋友做游戏,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沙粒飞进了你的眼睛,这时,你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回答)
4. 教师总结:不要用手揉眼睛,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眼睛受伤,另外努力放自己流泪或用清水冲洗,让沙粒顺着流出来,再或者请人帮你轻轻翻开眼皮,找到沙粒后,用干净的湿毛巾竟它轻轻粘出来。并告诉幼儿其它东西进了眼睛不同的处理办法。
5. 提问:如果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人流鼻血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请幼儿回答)
6. 教师总结,告诉幼儿不同的自救方法,并特别要提醒幼儿流鼻血时,不能将头过于后仰,这样回使血倒流入体内。
7. 幼儿自由讨论。
活动反思:
大大的、萌萌的眼睛生动、可爱。今天一年级二班上了一节《大眼睛》,导入时我用PPT播放芜湖生产的一种小汽车奇瑞QQ,它的车灯活像两只大大的眼睛,很神气,紧接着我用了三个问题:说一说眼睛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看一看你身边的哪些物品也可以加上一双“大眼睛”想一想什么样的“大眼睛”更神气、更有趣?这样学习就会去思考,进而产生想象,在艺术实践环节我让学生画、剪、撕等方法,设计制作一双“大眼睛”用它来装饰你身边的物品。
两节课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大多画画剪剪,很少用撕的方法,不一会就制作出了一双大大的眼睛,但是孩子们在颜色搭配上很欠缺,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强训练,还有这个班级的卫生情况很不好,每次手工课我都会反复的强调剪的垃圾不要随地丢,但是孩子们似乎根本就不买账,剪的碎纸依然往地上扔,这让我很头疼,孩子从小的习惯没有养好,所以我只好安排两个小值日生专门打扫卫生,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将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还有些孩子在老师还没有新授完的情况下就着急的在那画画剪剪的,当然这样的作品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12、大班健康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2、 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创设:
纸夹板、纸夹长臂、线绳、水彩笔若干、大型积木一套。
图书区投放与人体关节骨骼有关的书。《幼儿用书》中画有人体关节图人手一张。
教师录制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护的现象。
活动准备:
对人体骨骼有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有关人体各部位能弯曲变化的问题。
教师录制幼儿生活和游戏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护的现象。
活动过程:
1、 教师带幼儿在户外练习跳绳、玩"高矮人"游戏后回班讨论:绳子是怎样摇起来的?人为什么
能变高变矮?(摇绳时靠臂的什么部位,下蹲或站起时靠腿的什么部位)引发幼儿认识人体的关节。
2、 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再次讨论:有了这些
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3、 游戏"会表演的关节"。幼儿找一个裸露在外的关节。大胆地在关节部位上用水彩笔画一样东
西。如:小昆虫、小人脸等。然后动一动这些关节,发现关节上图形会一弯一伸的动起来。(加深幼儿
对关节弯曲作用的认识)。
4、 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幼儿分成两队,一队扮机器人将纸夹板用线绳绑住膝关节,双臂套
纸夹长臂。,一队扮小精灵,教师扮"工程师"发出口令。两队分别取放积木盖建房子,比赛看哪队先
将房子盖好,两队互换角色重复游戏。。引发讨论:为什么小精灵队盖的快,机器人队盖的慢?教师与
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
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5、 教师请幼儿观看他们的生活游戏录像,画面出现推、拉、拽的现象。与幼儿讨论:这些现象会
使小朋友怎样?容易发生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关节,避免伤害?帮助幼儿提升保护关节的经验:
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体育活动中注意互相躲闪避免摔伤;跳跃或提拿重物
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不使关节拉伤或扭伤。再次观看正确的游戏活动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录像。
相关经验:
绘画:各种昆虫的绘画方法。
卫生常识:人体骨骼关节的保健常识。
活动评价:
在幼儿活动或运动中能否注意不推拉碰撞同伴,有无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延伸与扩展:
1、 创设"我喜欢的运动"墙饰,将制成的活动"小人"由幼儿意愿摆放成自己喜欢的运动状态,
并相应写上自己表述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2、 与家长沟通和宣传,注意在家庭活动中保护幼儿的关节。提醒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1、本节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大班幼儿年龄。幼儿对动物也比较感兴趣。
2、本节活动也给幼儿提供了自我表达 欲望。
3、本节从情感方面幼儿不但学会喜欢小动物,也学会与小动物友好相处。
4、通过本节课,教师讲解幼儿也知道被宠物咬伤之后处理方法及保护常识。
不足之处;幼儿的自我保护常识懂得比较少。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不能完整正确回答出来。
不过通过本节活动我的感受是希望小朋友能够记住这些紧急的护理方法,遇到到意外情况时,能不慌不忙地进行处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小动物能友好相处,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都安全、健康、快乐!
13、大班健康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处于身体迅速发展阶段的大班孩子,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活动欲望,随着他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孩子的耳朵、鼻子、眼睛最易发生危险。如:在奔跑中,一不小心相撞鼻子就会受伤;在书写时,细细的笔尖不小心就会刺伤眼睛;在交流时,不经意地对着耳朵大声说话就会伤及耳膜等等。《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除了积极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活动环境,避免危险事件发生外,更要关注幼儿的日常行为,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学习相关的自我保护方法。健康活动《怎么办》就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所生成的活动之一。
活动目标
1、体验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3、会正确判断日常行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道眼睛,鼻子。耳朵的作用,同时,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活动准备
1、实物:七巧板拼图、醋、铃铛。
2、多媒体课件
3、标记图若干张、展示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体验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戏活动“猜猜猜”,用耳、鼻、眼进行判断。
师:猜--猜--,猜一猜,我们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问你
(1)什么乐器在歌唱?唱着什么歌?(铃铛 x x xx x )
(2)什么气味飘过来?(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图形来?(汽车、金鱼、手枪)
2、教师小结:哇,原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这么大啊!
(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虫子飞进耳朵里
1、观看录像1(内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虫飞进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难受。)
问: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小虫飞进了兰兰的耳朵里,这可怎么办?(相互讨论)
2、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妈妈用手电筒照兰兰的耳朵,小虫飞出来了)
问:兰兰找到了谁呀?会发生什么事? 小虫为什么会从耳朵里飞出来?
教师小结:如果以后遇到小虫飞进耳朵里,我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不行时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二:积木塞进鼻子里。
1、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教师: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那会怎样?鼻子塞住会有什么感觉?(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2、观看录像2(内容:吃完午饭,玲玲在区角里玩积木,不小心把积木塞进了鼻子里,气也透不过来。)
(1)分组讨论: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
(2)小组汇报,取出积木的方法。
教师用图标展示:用棉签、镊子等工具取出来;用手挖、擤鼻涕、打喷嚏取出来;请医生、老师、长辈等大人帮忙解决。
(3)集体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哪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为什么?
(4)集体模仿擤出异物的正确方法: 按住没有积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结:遇到这种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观看录像3(内容:户外活动时,东东在沙池边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睁不开了。)
2、幼儿选择处理方法
第一种:东东用手揉;第二种:请大人帮忙。
2、两队说出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伤,请大人帮忙才是最安全的。
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时不小心也会发生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办?
总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应该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试一试,不行再马上请大人帮忙解决。
(三)判断日常行为。
1、观看录像4(三段内容:对着耳朵喊、用铅笔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车里看书)
问:你发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有什么危害?
2、观看录像5(五段内容:口含筷子去盛饭、倒滑滑梯、躺着看书、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绿色植物)
问:请你用一句话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轻轻捏捏小鼻子,再来深深吸吸气,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轻轻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轻轻揉揉小耳朵,从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教学反思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探讨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儿不想、不能、不敢参与活动,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猜猜猜”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现,个体、小组、集体的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发幼儿学习热情,最后用我们来做“保健操”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有效探讨的引导者
“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来积极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学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探讨过程的。首先通过问题:“如果小虫飞进了你的耳朵,你会怎么办?”“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再为后面“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获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隐性的引导中,使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3、个性发展的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有的意见是正确的,有的意见存在一定危险性。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幼儿的意见,而是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倾听不同幼儿的声音,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4、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处理中,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判断、辩论,充分感受师幼关系的平等和谐,也让幼儿在帮助、教导教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幼儿探讨“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有个别幼儿说理(如:医生是有丰富经验的、是专门给病人看病的……)比教师考虑的更全面,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确实,师幼互动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中汲取经验与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14、大班健康活动怎么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验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3、 会正确判断日常行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实物:七巧板拼图、醋、铃铛。
2、多媒体课件
3、标记图若干张、展示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体验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戏活动“猜猜猜”,用耳、鼻、眼进行判断。 师:猜--猜--,猜一猜,我们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问你
(1)什么乐器在歌唱?唱着什么歌?(铃铛 x x xx x )
(2)什么气味飘过来?(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图形来?(汽车、金鱼、手枪)
2、教师小结:哇,原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这么大啊!
(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虫子飞进耳朵里
1、观看录像1(内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虫飞进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难受。)
问: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小虫飞进了兰兰的耳朵里,这可怎么办?(相互讨论)
2、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妈妈用手电筒照兰兰的耳朵,小虫飞出来了)
问:兰兰找到了谁呀?会发生什么事? 小虫为什么会从耳朵里飞出来?
教师小结:如果以后遇到小虫飞进耳朵里,我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不行时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二:积木塞进鼻子里。
1、 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教师: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那会怎样?鼻子塞住会有什么感觉?(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2、观看录像2(内容:吃完午饭,玲玲在区角里玩积木,不小心把积木塞进了鼻子里,气也透不过来。)
(1)分组讨论: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
(2)小组汇报,取出积木的方法。 教师用图标展示:用棉签、镊子等工具取出来;用手挖、擤鼻涕、打喷嚏取出来;请医生、老师、长辈等大人帮忙解决。
(3)集体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哪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为什么?
(4)集体模仿擤出异物的正确方法: 按住没有积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结:遇到这种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观看录像3(内容:户外活动时,东东在沙池边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睁不开了。)
2、幼儿选择处理方法
第一种:东东用手揉;第二种:请大人帮忙。
2、两队说出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伤,请大人帮忙才是最安全的。
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时不小心也会发生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办?
总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应该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试一试,不行再马上请大人帮忙解决。
(三)判断日常行为。
1、观看录像4(三段内容:对着耳朵喊、用铅笔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车里看书)
问:你发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有什么危害?
2、观看录像5(五段内容:口含筷子去盛饭、倒滑滑梯、躺着看书、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绿色植物)
问:请你用一句话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轻轻捏捏小鼻子,再来深深吸吸气,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轻轻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轻轻揉揉小耳朵,从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我的全身都舒服。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探讨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儿不想、不能、不敢参与活动,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猜猜猜”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现,个体、小组、集体的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发幼儿学习热情,最后用我们来做“保健操”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有效探讨的引导者
“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来积极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学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探讨过程的。首先通过问题:“如果小虫飞进了你的耳朵,你会怎么办?”“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再为后面“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获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隐性的引导中,使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3、个性发展的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有的意见是正确的,有的意见存在一定危险性。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幼儿的意见,而是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倾听不同幼儿的声音,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4、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处理中,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判断、辩论,充分感受师幼关系的平等和谐,也让幼儿在帮助、教导教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幼儿探讨“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有个别幼儿说理(如:医生是有丰富经验的、是专门给病人看病的……)比教师考虑的更全面,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确实,师幼互动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中汲取经验与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15、大班安全活动教案:走失了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去公园》视频。
2.《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今天天气很好,爸爸妈 妈带着玛莎去公园玩。“瞧,他们出发 了.......”(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
2.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 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3.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小朋友们出了这么多主意,那我们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1)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2)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幼儿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做最后的小结,并请幼儿在图画中画出“√”、“×”。
(4)继续观看《去公园》后半部分视频。
①通过正确的做法,玛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 妈。
②我们以后和爸爸妈 妈、家人或是老师出去,我么应该怎样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③教师小结: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④观看《安全小知识》视频。通过视频短片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识。
活动延伸:
爸爸妈 妈和孩子可以共同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平时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儿,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跟群体一起完成游戏。他们能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气氛活跃非常。
16、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针对前不久全国发生的几起火灾,我特意开展了一次“着火了我该怎么办”的班级交流活动,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所以我特别针对孩子们今后加强防火意识准备了这次活动。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标
1、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2、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发生火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二、基本环节: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组织幼儿讨论:
(1)、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三、结束环节: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次社会、健康整合活动,活动目的是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并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选材是幼儿熟悉的行业,所以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活动过程流畅,也突出了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
本次活动受教学经验的局限,这次活动也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欠缺引导性语言,很多提问不科学。
活动的重点是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但在观看课件时,虽然环节设计了如何攻克重难点,但教师的语言引导不是很到位,使得活动的重难点完成不是很突出。
2.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多,教师没有很好的讲解;观看课件时,教师对消防队员的训练过程方式也没有系统的认识。正因为知识储备不够,所以教师的语言引导没有点到重点。
3.教师缺少随机教育意识。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课堂学习是一个学习的途径,但随机教育也非常重要。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在教室及周围寻找安全标志和消防用具时,就没有把握好教育的随机性,应该不仅仅只是介绍,还要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使用、保护的教育。
17、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2、1和2的牌子;红、黄、蓝色的小旗子各8面;白纸,记号笔每组一份;大班所在楼面的平面图3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夏老师在以前正好录过一场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幼儿观看录像)
3、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1、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把你们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画下来。(小组合作,有一个幼儿画)
3、请每组的派一名幼儿上来把他们画的方法讲给其他幼儿听。
4、刚才我们每组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现在夏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呢?(幼儿试打电话)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
(三)“今天谁会赢”的游戏
1、现在我们就做一个今天谁会赢的游戏,我要考考你们,假如发生火灾,小朋友怎样来保护自己?
2、我们分成三队,红队、兰队、黄队,每一队五位小朋友。
3、每一队的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号,第二位小朋友就是二号,第三位小朋友就是三号,依此类推。
4、游戏规则:
(1)桌上有两个牌子,一个是对或错,另一个就是1或2,选择题就是在1和2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
(2)谁答对题目,你所在的队就能拿上一个小旗子。
5、“今天谁会赢”游戏
(1)对或错
A、现在每一队的一号请听题:油锅着火,可以直接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吗?
教师小结: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使其不能再继续燃烧。
B、烟气重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火灾现场吗?
教师小结:火灾烟气温度高,有毒,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起到降温、过滤的作用,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
(2)选择题
A、遇到火灾时,什么办法离开火场又快又安全?(1。乘电梯 2。走楼梯)
教师小结:烟雾、高温、热气很容易涌入电梯,电梯很可能会出故障或变形而不能使用,所以走楼梯离开火场是又快又安全的。
B、火灾烟气重时,用什么方法赶快离开火场?(1。站着跑 2。弯腰前进)
教师小结: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面,因此要弯腰,尽量贴着地面前进。
C、假如有一件我们小朋友喜欢的玩具掉到床下了,你用火柴照明好不好呢?(1。好 2。不好)
教师小结:小朋友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这个方法不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3)抢答题
a、火警的电话是多少?(119)
b、电线冒火时,该怎么办?(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在进行补救。)
c、每队派一名小朋友画出在幼儿园的逃生路线。
6、游戏结束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去实地看看我园的安全通道。
延伸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火灾的预防和自救”的活动,他们通过平时积累的经验自画宣传画向幼儿园里的其他幼儿进行宣传,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及经验。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VCD寻找答案。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师大胆地鼓励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在这种活动当中,我们多次的让孩子自己在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社会情感得到深化。因此,活动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幼儿是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等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18、大班安全活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去公园》视频。
2.《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今天天气很好,爸爸妈 妈带着玛莎去公园玩。“瞧,他们出发 了.......”(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
2.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 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3.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小朋友们出了这么多主意,那我们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1)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2)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幼儿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做最后的小结,并请幼儿在图画中画出“√”、“×”。
(4)继续观看《去公园》后半部分视频。
①通过正确的做法,玛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 妈。
②我们以后和爸爸妈 妈、家人或是老师出去,我么应该怎样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③教师小结: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④观看《安全小知识》视频。通过视频短片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识。
活动延伸:
爸爸妈 妈和孩子可以共同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平时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儿,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跟群体一起完成游戏。他们能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气氛活跃非常。
19、大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自救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面对频频发生的地震,学会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么重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为了让幼儿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四)引导幼儿帮助灾区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教师:2010年青海发生了强烈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